漳州首座橫跨九龍江的石橋,也是國內首座以孫中山命名的橋梁,漳州本地人更習慣稱它為“舊橋”,它就是漳州南山橋。

南山橋橋上設有觀景平臺,觀景平臺采用鑄鐵欄桿以半圓形態,在觀景平臺的欄桿之間設置了花崗巖雕飾,橋梁兩側設有6個橋墩式觀景平臺,其中2號、6號墩兩側增設四角古亭觀景亭,4號墩增設五開間重檐帶副階檐廊的閣樓,其中,四角古亭采用中國古代最常見的正方形四角亭,橋面設置殘疾人通道等無障礙化設施。

漳州中山橋1925年建成,“50年公路橋、30年步行橋”的“資歷”,讓它成為幾代老漳州人不可磨滅的記憶。由于年久失修,它一度封閉,近些年經過修繕后重新開放。并且在它的邊上新建了一座步行橋,也稱作南山橋,又叫新中山橋。

近些年來漳州的旅游和生態建設真的是越來越美了,“五湖四海”景區日漸完善,晚上散步納涼也有好去處。從高空俯瞰南山橋,仿佛一條絲帶架在九龍江兩岸,跟戰備大橋形成了一靜一動兩個不同的景觀,戰備大橋上流動的是車海,而南山橋上流動是人海。

南山橋橋上設有觀景平臺,觀景平臺采用鑄鐵欄桿以半圓形態,在觀景平臺的欄桿之間設置了花崗巖雕飾,橋梁兩側設有6個橋墩式觀景平臺,其中2號、6號墩兩側增設四角古亭觀景亭,4號墩增設五開間重檐帶副階檐廊的閣樓,其中,四角古亭采用中國古代最常見的正方形四角亭,橋面設置殘疾人通道等無障礙化設施。

漳州中山橋1925年建成,“50年公路橋、30年步行橋”的“資歷”,讓它成為幾代老漳州人不可磨滅的記憶。由于年久失修,它一度封閉,近些年經過修繕后重新開放。并且在它的邊上新建了一座步行橋,也稱作南山橋,又叫新中山橋。

近些年來漳州的旅游和生態建設真的是越來越美了,“五湖四海”景區日漸完善,晚上散步納涼也有好去處。從高空俯瞰南山橋,仿佛一條絲帶架在九龍江兩岸,跟戰備大橋形成了一靜一動兩個不同的景觀,戰備大橋上流動的是車海,而南山橋上流動是人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