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克里斯托宣稱:“項目就是旅程”,他在意大利二人亞歷山德羅·西科里亞(Alessandro Cicoria)和卡洛·拉瓦尼亞(Carlo Lavagna)執導的電影中反思了《浮橋》的安裝。導演在意大利北部多風的伊塞奧湖中捕捉藝術家的聲音,聽了這部偉大裝置的故事。
-1-
意大利伊塞奧湖的碼頭浮橋有著占地100,000平方米的閃閃發光黃色織物,并延伸到伊塞奧湖上空,進入到沿海的村莊,將它們于位于水體中心的圣保羅島連接在一起。由藝術家和歐洲制造商團隊巧妙地設計,邀請參觀者在這些漂浮的結構上行走,并且可以從圍繞湖的山頂的各種角度觀察該結構。

主創克里斯托曾表示,他的項目旅程有時僅持續一年,而在其他情況下,開發一個想法并使其完成則需要長達25年的時間,而這個碼頭浮橋更是遠遠超過這個時間。


-2-
這個概念是藝術家克里斯托和伴侶珍妮·克勞德早在1970年就已在腦海中構思好的,問題在于不知道哪條河流或湖泊最適合這個概念的實現。
早先,曾設想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上鋪設一條2000米長的充氣浮橋,但終未實現。
到了1995年,他們又提出了一個設想,即在東京灣的兩個人工島上增設兩個150米長的浮動碼頭,并在上面覆蓋著布料,但還是沒能實現。
到了后來的2014年,藝術家以及他的團隊在意大利探索北部的湖泊后,終于發現伊塞奧湖,并認定這是實現這個創意的最佳位置。

碼頭浮橋,是由22萬個高密度聚乙烯立方體組成,通過與湖底的錨點相連,以保持碼頭的位置,給游客帶來了既像是在水上也像是在鯨背上行走的奇幻感覺。三公里長的人行道穿過Sulzano和Monte Isola的狹窄街道,將湖泊和設施周圍的活動與城鎮居民聯系在了一塊兒。


碼頭浮橋,是由22萬個高密度聚乙烯立方體組成,通過與湖底的錨點相連,以保持碼頭的位置,給游客帶來了既像是在水上也像是在鯨背上行走的奇幻感覺。三公里長的人行道穿過Sulzano和Monte Isola的狹窄街道,將湖泊和設施周圍的活動與城鎮居民聯系在了一塊兒。

-3-
克里斯托所構思的自然裝置不僅僅是虛擬的或概念性的藝術項目,而是“它們是真實的東西”。藝術家重視研究,制造和證明測試的過程,最終使作品的揭示和最終觀眾的消費最終達到目的。
“這些項目是無法購買的,”克里斯托說。他繼續說,它們“無法擁有,不能被擁有”。藝術家們始終珍視完全自由工作的能力,創作出“在這個非常寶貴的時間為所有人存在的作品”。


當人們來到碼頭浮橋參觀時,行走并體驗到該地區的新領域時,該裝置就生活在Iseo湖上的空間和時間中,又是一段精彩紛呈的旅程。發光的碼頭也被世界各地的無數文件,圖紙,電影,照片和帳戶所銘記。

標簽: